河西走廊“2010.4.24”黑风成因分析

被引:14
作者
钱莉 [1 ,2 ]
杨永龙 [2 ]
王荣喆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黑风; 沙尘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0年4月24日河西走廊出现的区域性特强沙尘暴和民勤出现的黑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锋所伴随的强风暴是产生黑风的主要原因。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迫使极地强冷空气向南爆发是这次黑风产生的大尺度触发系统;700hPa河西走廊变形场的强斜压性既有利于锋生和低层辐合,也有利于动量下传;地面热低压的发展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和温度梯度,为对流发展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地面冷锋前的上升运动与高低空急流叠加为黑风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垂直环流发展条件。利用黑风发生前后的探空资料,对大气动力参数"风暴水平螺旋度"和热力参数"V-3θ"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黑风过境时,大气温湿结构的分布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53 / 16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金虎 ;
杨晓玲 ;
杨永龙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19-725
[2]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分析 [J].
范俊红 ;
郭树军 ;
李宗涛 .
高原气象 , 2009, (04) :795-802
[3]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J].
徐国昌 .
干旱气象, 2008, (02) :9-11
[4]   水平螺旋度与沙尘暴的动力学关系研究 [J].
李岩瑛 ;
张强 ;
李耀辉 ;
孙爱芝 ;
尚宝玉 ;
陈龙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3) :692-703
[5]   民勤一次沙尘暴的观测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张强 .
高原气象, 2008, (02) :401-407
[6]   民勤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稳定度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张强 .
中国沙漠, 2007, (04) :668-671
[7]   论特强沙尘暴(黑风)的物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王胜 .
中国沙漠, 2005, (05) :675-681
[8]   一次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 [J].
杨晓玲 ;
丁文魁 ;
钱莉 ;
张慧玲 .
中国沙漠, 2005, (05) :702-705
[9]   甘肃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与低空急流 [J].
汤绪 ;
俞亚勋 ;
李耀辉 ;
张存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840-846
[10]   “4.12”沙尘暴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J].
王劲松 ;
李耀辉 ;
康凤琴 ;
张华 .
高原气象, 2004, (01) :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