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鉴定

被引:13
作者
张晓君 [1 ]
陈翠珍 [1 ]
房海 [1 ]
战文斌 [2 ]
靳晓敏 [1 ]
王秀云 [1 ]
机构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菱鲆; 鳗利斯顿氏菌; 鉴定; 系统发育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大菱鲆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所检30株菌均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MacDonellandColwell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anguillarum(Bergeman1909)MacDonellandColwell1986],择S010610-1株、S010610-3株及S010623-1株作为代表菌株进行的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不包括引物结合区,所扩增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S010610-1株为1466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0)、S010610-3株为1416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1)、S010623-1株为1424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2),与GenBank数据库中弧菌属细菌的同源性在97%—99%。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M3菌株生长条件及其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附视频 [J].
陈师勇 ;
张培军 ;
莫照兰 ;
邹玉霞 ;
张振冬 ;
徐永立 .
海洋与湖沼, 2004, (02) :159-166
[2]  
A.E. Toranzo,S. Devesa,J.L. Romalde,J. Lamas,A. Riaza,J. Leiro,J.L. Barja.Efficacy of intraperitoneal and immersion vaccination against Enterococcus sp. infection in turbot[J].Aquaculture,1995(1)
[3]  
M. Vigneulle,F.Baudin Laurencin.Serratia liquefaciens : a case report in turbot ( Scophthalmus maximus ) cultured in floating cages in France[J].Aquaculture,1995(1)
[4]  
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