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损伤后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罗成义
王清华
徐如祥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NMDA受体,脑损伤,脑水肿,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R65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脑损伤后释放的谷氨酸通过其受体,主要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而发挥神经元兴奋毒作用;通过对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活性和含水量的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伤后不同时间的大鼠伤侧大脑皮质NMDA受体进行测定,用干湿法测脑皮质含水量。结果伤后30分钟脑皮质含水量开始增加,伤后6小时达高峰,伤后168小时恢复正常;NMDA受体的最大结合量(Bmax)于伤后15分钟开始升高,伤后30分钟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于伤后6小时达最低值,以后逐步升高,伤后72小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实验结果提示NMDA受体过度激活是脑损伤后早期继发性脑水肿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