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文章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智评
立即登录
金融渠道对中国外部失衡调整的影响研究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博
刘澜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刘澜飚
机构
: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经济学动态
|
2013年
/ 11期
关键词
:
估值效应;
对外金融资产结构;
金融调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渠道主要包括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其中贸易渠道一直是外部调整的主渠道。但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部失衡调整的金融渠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我国外部失衡调整渠道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美国大平稳时期的结束以及中国在近期成为新兴的不成熟的债权国,估值效应等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根源仍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以及中国特殊的对外资产偏向结构。因此,改革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逐步调整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结构是未来我国进行外部调整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美国对外负债的可持续性:外部调整理论的扩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晓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学智
[J].
世界经济,
2012,
35
(12)
: 130
-
155
[2]
从贸易调整渠道到金融调整渠道——国际金融外部调整理论的新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小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立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斯琦
[J].
金融研究,
2011,
(02)
: 194
-
206
[3]
估值效应与中国外汇储备损益评估
范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范志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俊杰
[J].
学习与探索,
2009,
(04)
: 138
-
141
[4]
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
罗纳德麦金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罗纳德麦金农
冈瑟施纳布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莱比锡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冈瑟施纳布尔
霍丛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霍丛丛
洪郑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洪郑冲
宋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宋晓丹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2)
: 34
-
46
[5]
美元本位、估值效应与季风型货币危机
张纯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
张纯威
[J].
金融研究,
2007,
(03)
: 50
-
61
[6]
Financial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cy Exposures
Lane, Philip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Lane, Philip R.
Shambaugh, Jay 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artmouth Coll, Dept Econ, Hanover, NH 03755 USA
Natl Bur Econ Res, Cambridge, MA 02138 USA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Shambaugh, Jay C.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
(01)
: 518
-
540
[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Gourinchas, Pierre-Oliv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Gourinchas, Pierre-Olivier
Rey, Helen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Rey, Helen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115
(04)
: 665
-
703
←
1
→
共 7 条
[1]
美国对外负债的可持续性:外部调整理论的扩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晓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学智
[J].
世界经济,
2012,
35
(12)
: 130
-
155
[2]
从贸易调整渠道到金融调整渠道——国际金融外部调整理论的新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小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立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斯琦
[J].
金融研究,
2011,
(02)
: 194
-
206
[3]
估值效应与中国外汇储备损益评估
范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范志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俊杰
[J].
学习与探索,
2009,
(04)
: 138
-
141
[4]
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
罗纳德麦金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罗纳德麦金农
冈瑟施纳布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莱比锡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冈瑟施纳布尔
霍丛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霍丛丛
洪郑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洪郑冲
宋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宋晓丹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2)
: 34
-
46
[5]
美元本位、估值效应与季风型货币危机
张纯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
张纯威
[J].
金融研究,
2007,
(03)
: 50
-
61
[6]
Financial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cy Exposures
Lane, Philip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Lane, Philip R.
Shambaugh, Jay 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artmouth Coll, Dept Econ, Hanover, NH 03755 USA
Natl Bur Econ Res, Cambridge, MA 02138 USA
Trinity Coll Dublin, Dept Econ, Inst Int Integrat Studies, Dublin 2, Ireland
Shambaugh, Jay C.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
(01)
: 518
-
540
[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Gourinchas, Pierre-Oliv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Gourinchas, Pierre-Olivier
Rey, Helen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Calif Berkeley, Ctr Econ Policy Res, Berkeley, CA 94720 USA
Rey, Helen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115
(04)
: 665
-
7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