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

被引:14
作者
桑兵
机构
[1]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比较研究; 陈寅恪; 格义附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比较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治学的重要途径和革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其间格义附会的流弊甚多。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切中学术思想界的时弊,指示法国学派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的一般法则。后来虽有美国学派的平行比较日趋完善,似与陈寅恪所说不尽相符,实则学人如果不经系统训练达到高度自律,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具有历史研究和系统异同之观念,仍然难免重蹈清代经学和近代古史研究穿凿附会的覆辙。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203+208 +20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1]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 .
[2]  
要闻. 清华周刊 . 1924
[3]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蒋天枢撰, 1997
[4]  
胡适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适著, 1998
[5]  
吴宓日记[M]. 三联书店 , 吴宓著, 1998
[6]  
三松堂自序[M]. 人民出版社 , 冯友兰著, 1998
[7]  
追忆陈寅恪[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杰,杨燕丽选编, 1999
[8]  
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齐家莹编撰, 1999
[9]  
解析吴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继凯,刘瑞春选编, 2001
[10]  
追忆吴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继凯,刘瑞春选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