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作用

被引:34
作者
张安盛
于毅
门兴元
李丽莉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西花蓟马; 捕食作用;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S476.2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若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搜寻效应随之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18~2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增强;而在26~30℃之间,趋势相反。26℃时,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日捕食量最大,捕食上限分别达18.2头和38.2头;处置1头猎物所需时间(Th)最低,分别为0.0549天和0.0262天;瞬时攻击率(a)最高,分别为1.0574和1.3665。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捕食作用率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E=0.4034P-0.6669和E=0.3851P-0.4767;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I=1.0167lgP+0.0172和I=0.8088lgP+0.0142。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温度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李景柱 ;
郅军锐 ;
袁成明 ;
王和东 .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05) :13-14+17
[2]   烟草植株不同部位上西花蓟马的动态分布调查 [J].
乔凤霞 ;
雀春平 ;
刘忠善 ;
李江涛 ;
丁元明 ;
肖春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9) :65-66
[3]   山东省发现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西花蓟马 [J].
郑长英 ;
刘云虹 ;
张乃芹 ;
赵希丽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72-174
[4]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J].
张安盛 ;
于毅 ;
李丽莉 ;
张思聪 ;
门兴元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233-1237
[5]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J].
游中华 ;
路虹 ;
张宪省 ;
冯纪年 ;
石宝才 ;
宫亚军 ;
黄大卫 .
昆虫学报, 2007, (07) :720-726
[6]   中华草蛉幼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J].
张安盛 ;
李丽莉 ;
于毅 ;
门兴元 .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03) :247-251
[7]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成虫的捕食作用 [J].
张安盛 ;
于毅 ;
李丽莉 ;
张思聪 .
生态学报, 2007, (05) :1903-1909
[8]   西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粘卡的嗜好及其诱虫效果附视频 [J].
肖长坤 ;
郑建秋 ;
师迎春 ;
胡铁军 ;
李文明 .
植物检疫, 2007, (03) :155-157
[9]   3种茄科类作物花期西花蓟马种群调查 [J].
乔凤霞 ;
刘忠善 ;
丁元明 ;
雀春平 ;
肖春 ;
李江涛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3) :37-38+68
[10]   京、浙、滇地区植物蓟马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J].
吴青君 ;
徐宝云 ;
张治军 ;
张友军 ;
朱国仁 .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01)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