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以“河流生命”为例

被引:6
作者
叶平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伦理学研究; 地球; 人类; 行星; 河流生命; 利奥波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前沿有一种明显的整体论倾向,如2006年"香山科学会议第290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环境伦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以森林等区域生态系统的生命价值和伦理问题;最近闭幕的"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2009.10)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主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122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机体模型:意义与局限 [J].
朱葆伟 .
哲学研究, 1998, (11) :8-17
[2]   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问题 [J].
P.C.卡尔宾斯卡娅 ;
亦舟 .
国外社会科学, 1989, (04) :26-31
[3]  
复杂性生态哲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耘, 2008
[4]  
方法:天然之天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 2002
[5]  
环境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著, 2000
[6]  
生命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著, 1999
[7]  
生态学的形而上学. 叶平. 环境与社会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