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动力学成因模式与分类

被引:64
作者
庞雄奇
金之钧
左胜杰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油气藏; 油气藏分类; 油气成藏机理; 油气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气运聚的动力和作用方式将油气藏成因分为 3类 8种 17式。这 8种分别是 :①高压势场作用下形成的油气藏 ;②低压势场作用下形成的油气藏 ;③油水携带溶解气游离释放形成的天然气藏 ;④浮力作用下形成的油气藏 ;⑤毛细管力作用下形成的油气藏 ;⑥天然气体积膨胀形成的深盆气藏 ;⑦分子吸附作用形成的煤层瓦斯气藏 ;⑧分子水合作用形成的水合甲烷气藏。①~③种为突发式流压作用形成的油气藏 ,④~⑥种为缓慢式烃势差形成的油气藏 ,⑦和⑧为非常规条件下天然气汇聚形成的特殊类型的 (油 )气藏。相同动力学成因的油气藏因实际地质条件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成亚类。不同动力学成因的油气藏的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和产状特征不同。研究油气运聚的动力机制和成因模式对指导油气田勘探、提高勘探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王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M].周兴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3]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M].吕修祥;胡素云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4]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M].王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5]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 [6]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关德师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 [7]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 [8] 石油地质学.[M].[]莱复生(A·L·Levorsen) 著;周家珩 译.地质出版社.1975,
  • [9]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原理.[M].(苏)布罗德(И.О.Брод);(苏)耶列明科(Н.А.Еременко)著;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石油教研室译;.地质出版社.1958,
  • [10] 凸镜状砂体聚油模拟实验及其机理分析
    陈章明
    张云峰
    韩有信
    付广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8, (02) : 166 -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