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技术-社会新范式:以区块链社会创新为例

被引:29
作者
刘志阳 [1 ,2 ]
陈咏昶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块链; 社会创新; 技术-社会范式; 社会创业;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0.08.011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只有超越一般意义上数字技术-经济范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数字技术-社会新范式,才能深刻理解数字技术引发的社会创新变革。本文以区块链社会创新为切入视角,首次阐述了全数字时代的技术-社会新范式的内涵、过程机制和周期特征,认为区块链技术是通过影响社会问题建构、社会创新方案匹配、社会解决方案落地以及社会创新成果扩散来赋能社会创新。区块链社会创新实践业已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对社会的深度影响。全数字化时代,数字信息所带来的客观性和网络性必然带来更加开放包容的技术-社会新范式,这也是适应数字技术的社会最优惯性运行模式。这种技术-社会范式的更迭,应该引起政府管理方式的相应转变。本文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技术-社会范式的研究内涵,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创新的深度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191 +191-1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数字社会创业: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J].
刘志阳 ;
赵陈芳 ;
李斌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 42 (04) :3-18
[2]   从“多样”到“包容”:多样性管理范式的演化及展望 [J].
瞿皎姣 ;
赵曙明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 (05) :127-140
[3]   社会创业合法性形成机制研究述评 [J].
厉杰 ;
吕辰 ;
于晓宇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 (02) :148-158
[4]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J].
张衍斌 .
图书馆学研究, 2018, (06) :33-44
[5]   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一个组织合法性框架的解释 [J].
任敏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3) :169-192+245
[6]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 [J].
蔡跃洲 ;
李平 .
财经研究, 2014, 40 (08) :16-29
[7]   从自主创新到创新获利 [J].
刘志阳 .
学术月刊, 2014, 46 (04) :88-96
[8]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 [J].
朱瑞博 .
改革, 2010, (03) :19-28
[9]   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 [J].
黄凯南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132-145
[10]  
牛津创新管理手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马克·道奇森,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