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域中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综合评价及对策

被引:2
作者
李小健
机构
[1] 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循环经济; 组合权重; 灰色关联度法; 新农村建设;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5.01.039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从农业经济效益、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社会保障角度,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实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综合经济发展、环境支撑、资源承载、科技提升和社会保障5方面,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全省及各地市近2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经历了较差、中等、较高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1994年的0.3526增长至2012年的0.6616;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各准则层障碍度降序依次为社会保障力、环境支撑力、科技提升力、经济发展力、资源承载力;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最高的是唐山市,最差的是秦皇岛市。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兼顾新农村建设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刘倩.河北农业大学.2011, 08
[2]   Embodied energy analysis and EMERGY analysis: A comparative view [J].
Brown, MT ;
Herendeen, RA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6, 19 (03) :219-235
[3]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4]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J].
毛晓丹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5) :597-601
[5]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J].
于红娟 ;
黄长春 ;
刘雪艳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 13 (01) :58-60+120
[6]   河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及对策研究 [J].
杨洪艳 ;
孙文生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12) :26-28
[7]   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J].
王亚伟 ;
张香伟 ;
韩珂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9) :299-301
[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J].
曾晓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3) :22-26
[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四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方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S1)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