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透性煤储层分布的构造预测

被引:18
作者
张建博
秦勇
王红岩
陈金刚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矿业大学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矿业大学 廊坊 中国矿业大学
[5] 徐州
[6] 廊坊分院
[7] 廊坊
[8] 徐州
关键词
煤储层; 渗透性; 分布; 构造应力场; 构造曲率;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我国山西沁水盆地为例,采用现代构造应力场和构造曲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构造对煤储层高渗透性区发育特征的控制规律及其地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主煤储层试井渗透率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差之间具有指数正相关关系,煤储层构造裂隙在构造主曲率大于0.1×10-4/m的地段可能相对发育;高构造曲率与高最大主应力差相匹配的地段在盆地中-南部呈NNW向展布,是较高渗透性煤储层发育的地带;构造应力实质上是通过对天然裂隙开合程度的控制而对煤储层渗透率施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煤储层物性关系之探讨
    秦勇
    张德民
    傅雪海
    林大洋
    叶建平
    徐志斌
    [J]. 地质论评, 1999, (06) : 576 - 583
  • [2] 晋中南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徐志斌
    王继尧
    云武
    秦勇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1)
  • [3] 中国煤层气地质.[M].张建博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000,
  • [4] 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M].刘焕杰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 [5] 中国煤层气资源.[M].叶建平等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 [6] 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M].钱凯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 [7] THE MOHR CIRCLE FOR CURVA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OLD DESCRIPTION
    LISLE, RJ
    ROBINSON, JM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5, 17 (05) : 739 -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