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被引:32
作者
张虎 [1 ]
刘培廷 [1 ]
汤建华 [1 ]
朱孔文 [2 ]
张硕 [3 ]
机构
[1]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海州湾; 人工鱼礁; 大型底栖生物;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已经开展了4年,为了解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动情况,对礁区大型底栖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94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8.30%。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共调查发现大型底栖生物32种,投礁一年后增加到38种,投礁后第四年增加到44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0.560 3 g/m2和0.207 5 ind/m2,投礁一年后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增加到1.127 g/m2和0.387 5 ind/m2,投礁后第二年和第四年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也均高于投礁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投礁后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出现扰动,鱼礁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处于一个暂时波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嵊泗人工鱼礁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李永刚 ;
汪振华 ;
章守宇 .
海洋渔业, 2007, (03) :226-234
[2]   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J].
林军 ;
章守宇 .
海洋渔业, 2006, (03) :257-262
[3]   海州湾人工鱼礁养护资源效果初探 [J].
张虎 ;
朱孔文 ;
汤建华 .
海洋渔业, 2005, (01) :38-43
[4]   达山岛、平岛、车牛山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J].
高爱根 ;
杨俊毅 ;
陈全震 ;
胡锡钢 ;
董永庭 ;
胡月妹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6) :135-141
[5]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J].
韩洁 ;
张志南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89-896
[6]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 [J].
毕洪生 ;
孙松 ;
孙道元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32-138
[7]   兴化湾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J].
李荣冠 ;
江锦祥 ;
蔡尔西 ;
徐惠洲 ;
吴启泉 ;
林双淡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5) :101-109
[8]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J].
李荣冠,江锦祥,吴启泉,蔡尔西,徐惠洲,林双淡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5) :116-123
[9]   应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监测海洋污染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J].
李荣冠 ;
江锦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1) :108-114
[10]   多样性指数的应用 [J].
李冠国 .
海洋科学, 1981, (02)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