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57
作者
王麒翔
范晓辉
王孟本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变化;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214个地面气象站最近50年(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法,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高原和综合治理分区3个层面,对本地区年降水量(PTOT)、侵蚀性降水量(R12mm)、汛期降水量(RJJAS)和暴雨量(R50mm)的时空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PTOT、R12mm和RJJAS变化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从东南向西北,其减少幅度逐渐变小,至西北部和最西部,其反而略有增加。但是R50mm变化的空间趋势不大明显。相比之下,典型黄土高原PTOT、R12mm和RJJAS变化的空间趋势更为突出。(2)在黄土高原地区,约83%的站点PTOT呈减少趋势,69%的站点R12mm和RJJAS呈减少趋势;其中20%的站点PTOT减少显著,10%的站点R12mm和RJJAS减少显著。而约68%的站点R50mm变化率为零。相比之下,在典型黄土高原,呈减少或显著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较高,约92%的站点PTOT呈减少趋势,80%的站点R12mm和RJJAS呈减少趋势;其中24%的站点PTOT减少显著,12%的站点R12mm和RJJAS减少显著。R50mm变化率为零的站点比例则较底,约占62%。(3)近50a黄土高原地区的PTOT和R12mm总体上分别呈显著和接近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分别为9.9mm/10a和5.9mm/10a;但是其RJJAS和R50mm的减少不显著。近50a典型黄土高原的PTOT和R12mm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分别为13.4 mm/10a和8.1mm/10a。其RJJAS减少趋势接近显著,递减率为7.6mm/10a。但是其R50mm减少不显著。(4)就5个综合治理区而言,第Ⅰ区和第Ⅱ区的PTOT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这两个区的R12mm分别呈接近显著和显著减少趋势,而第Ⅲ至Ⅴ区的PTOT和R12mm总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仅第Ⅱ区的RJJAS呈显著减少趋势。R50mm在第Ⅰ区、第Ⅱ区和第Ⅳ区减少不显著,在第Ⅲ区和第Ⅴ区变化率为零。(5)近50aPTOT减少的突变时间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高原和综合治理第Ⅱ区始于1986年,在第Ⅰ区始于1991年。PTOT在其余3个区没有出现突变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在典型黄土高原,尤其是其水土保持重点区(即第Ⅱ区),近50a的年降水量、侵蚀性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明显减少,但暴雨量却未显著减少。这意味着如果此种趋势继续下去,尽管因水蚀导致的土壤侵蚀量总体上会有所减少,但是缺水情形会更为严峻,因暴雨导致的剧烈水土流失仍不会有明显缓解。
引用
收藏
页码:5512 / 55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1961—2007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李志 ;
郑粉莉 ;
刘文兆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291-299
[2]   黄土高原地区50年降水时空动态与趋势分析 [J].
段建军 ;
王小利 ;
高照良 ;
张彩霞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143-146
[3]   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 [J].
卢爱刚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57-959
[4]   近50年黄土高原侵蚀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马元旭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98-104
[5]   中国黄土高原月降水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J].
傅朝 ;
王毅荣 .
干旱区研究, 2008, (03) :447-451
[6]   近50年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文军 ;
符睿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3) :57-62
[7]   黄土高原降水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敏感性研究 [J].
王毅荣 ;
吕世华 .
冰川冻土, 2008, (01) :43-51
[8]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 [J].
林纾 ;
王毅荣 .
中国沙漠, 2007, (03) :502-508
[9]   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趋势及适应对策 [J].
刘晓清 ;
赵景波 ;
于学峰 .
干旱区研究, 2006, (04) :627-631
[10]   黄土高原秋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 [J].
王位泰 ;
张天锋 ;
杨民 ;
石英 ;
黄斌 ;
王燕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4) :187-1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