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13
作者
夏冰
蒋鹏
谢小兵
赵杨
魏颖娟
黄敏
邹应斌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超级稻; 产量; 干物质; 氮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特点,以穗粒结构相近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长沙(N 28°12′)进行了高氮(225 kg/hm2)、中氮(113~161 kg/hm2)、不施氮(0 kg/hm2)处理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平均产量9.55和9.57 t/hm2,比黄华占增产5.99%,比玉香油占增产9.38%,增产显著;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18.05和18.24t/hm2,分别比黄华占、玉香油占增加7.12%和11.22%,差异显著;氮吸收量为189.5~193.9 kg/hm2,分别比黄华占和玉香油占增加5.45%和4.41%,但产量与N、P、K吸收量之间呈非线性二次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显著;每667 m2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19.79和20.09 kg、3.90和4.09 kg、20.57和22.37 kg,显著低于常规稻品种,并且在施氮肥条件下,产量与N、P、K养分需要量之间为显著线性相关;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率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超级杂交稻氮收获指数为68.6%和69.1%,显著高于常规稻(62.7%和64.0%),但品种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可见,超级杂交稻高产与N、P、K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 [J].
夏冰 ;
刘清波 ;
敖和军 ;
方稳山 ;
萧安民 .
作物研究, 2008, 22 (04) :230-234
[2]   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邹应斌 ;
敖和军 ;
夏冰 ;
唐启源 ;
彭少兵 ;
Roland J Buresh .
作物研究, 2008, 22 (04) :214-219
[3]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J].
夏冰 ;
刘清波 ;
邓念丹 .
作物研究, 2008, 22 (04) :288-292
[4]   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 [J].
敖和军 ;
王淑红 ;
邹应斌 ;
彭少兵 ;
程兆伟 ;
刘武 ;
唐启源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0) :3123-3132
[5]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不同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基本特点 [J].
董桂春 ;
王余龙 ;
张传胜 ;
张岳芳 ;
陈培峰 ;
杨连新 ;
黄建晔 ;
龙银成 .
作物学报, 2007, (01) :137-142
[6]   籼稻品种间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张岳芳 ;
王余龙 ;
张传胜 ;
董桂春 ;
杨连新 ;
黄建晔 ;
陈培峰 ;
龚克成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4) :318-324
[7]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J].
张耀鸿 ;
张亚丽 ;
黄启为 ;
徐阳春 ;
沈其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16-621
[8]   水稻氮高效基因型及其评价指标的筛选 [J].
黄农荣 ;
钟旭华 ;
郑海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6) :29-34
[9]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戴其根 ;
丁艳锋 ;
凌励 ;
苏祖芳 ;
徐茂 ;
阙金华 ;
王绍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57-2467
[10]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J].
江立庚 ;
戴廷波 ;
韦善清 ;
甘秀芹 ;
徐建云 ;
曹卫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46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