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黑藻对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王圣瑞 [1 ]
金相灿 [1 ]
赵海超 [2 ]
崔哲 [3 ]
颜昌宙 [1 ]
步青云 [1 ]
楚建周 [3 ]
周小宁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黑藻; 上覆水; 磷形态; 碱性磷酸酶;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2.009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室内模拟研究了沉水植物黑藻对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影响及其季节性变化,并从沉水植物生长、间隙水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三方面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揭示磷在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交换机理。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上覆水中各形态磷以溶解性总磷(DTP)为主,其他形态磷浓度变异较大,黑藻降低了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DTP浓度,也降低了DTP和SRP占总磷的比例,从而使颗粒态总磷(P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占总磷比例升高。黑藻主要通过吸收上覆水中的磷和抑止沉积物、上覆水中APA使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保持较低水平,其中对SRP和DTP浓度的影响更明显。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7~8月,TP、SRP和DTP浓度呈下降趋势,并在8月达到最低值;9~10月间有所升高,但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同采样时间存在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磷形态分布研究
    张路
    范成新
    池俏俏
    王建军
    秦伯强
    [J]. 地球化学, 2004, (04) : 423 - 432
  • [2] 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
    童昌华
    杨肖娥
    濮培民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 673 - 676
  • [3] 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
    吴振斌
    邱东茹
    贺锋
    付贵萍
    成水平
    马剑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351 - 1353
  • [4] 湖泊及流域科学重点发展领域与方向
    冷疏影
    杨桂山
    刘正文
    吴瑞金
    宋长青
    [J]. 中国科学基金, 2003, (02) : 20 - 23
  • [5] 太湖北部底泥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环境意义
    袁旭音
    陈骏
    陶于祥
    季峻峰
    许乃政
    [J]. 地球化学, 2002, (04) : 321 - 328
  • [6] 上海滨岸潮滩水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季节性变化
    高效江
    张念礼
    陈振楼
    许世远
    陈立民
    [J]. 地理学报, 2002, (04) : 407 - 412
  • [7] 湿地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特征与水生植物的关系
    周易勇
    李建秋
    张敏
    [J]. 湖泊科学, 2002, (02) : 134 - 138
  • [8]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吴振斌
    邱东茹
    贺锋
    刘保元
    邓家齐
    詹发萃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04) : 299 - 303
  • [9]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范成新
    杨龙元
    张路
    [J]. 湖泊科学, 2000, (04) : 359 - 366
  • [10] 蛋白质新资源──黑藻的研究Ⅰ.黑藻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分析[J]. 文明,盛哲,林亲众.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