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被引:341
作者
殷鸿福
吴顺宝
杜远生
彭元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特提斯多岛洋,华南微板块.地块群,软碰撞,多旋回,造山长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2,P531 [];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特提斯的多岛洋模式认为,冈瓦纳超大陆与欧亚超大陆的裂解块体群在其漂移过程中,漂移前方的洋盆萎缩、消亡,后方则由裂谷发展为新的洋盆,如此循序出现的洋盆就构成了古、中、新特提斯等不同阶段.裂解、漂移和消亡的多幕次过程,使特提斯与大西洋、太平洋等“干净”的大洋不同.它在其各个演化阶段,始终是个充满着裂解地块与裂谷、海道,微板块与小洋盆,岛弧与边缘海等不同裂离与聚合程度的海陆相间的多岛洋盆.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它由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含下扬子地块、昌都-思茅地块、义敦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华夏板块、滇缅泰马板块(保山)、印支-南海板块(海南岛)组成,与华北板块间及相互间以商丹小洋盆、勉略小洋盆、华南小洋盆及古特提斯洋分开.对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关系、秦岭小洋盆与扬子及华北板块的关系、扬子板块西侧的裂解地块及亲冈瓦纳的裂解块体分别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根据这些块体的构造、沉积、古生物、古地磁绘制了它们的古海洋复原图.多岛洋体系板块运动具有软碰撞、多旋回和造山长期性的特点.其板块碰撞通过岛屿或块体增生的多幕次微型碰撞而实现.每一微型碰撞的速度为2个碰撞块体速度的差,而不是速度的和,两碰撞块体的质量总额又是很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J]. 万天丰,朱鸿,赵磊,林建平,程捷,陈进.现代地质. 1996(02)
[2]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3]   南盘江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构造演化 [J].
秦建华 ;
吴应林 ;
颜仰基 ;
朱忠发 .
地质学报, 1996, (02) :99-107
[4]   东特提斯多弧一盆系统演化模式 [J].
潘桂棠 ;
陈智樑 ;
李兴振 ;
徐强 ;
江新胜 .
岩相古地理, 1996, 16 (02) :52-65
[5]   中国东南大陆及相邻海域岩石图结构、组成与演化 [J].
李继亮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2) :221-222
[6]   华南中生代以来弯山构造的发育和地块相对旋转——地质和古地磁证据 [J].
李正祥 ;
C.McA.Powell ;
方大钧 ;
楼刚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5) :446-450
[7]   鄂东南石炭─三叠系古地磁研究 [J].
孟宪鋆 .
湖北地质, 1995, (02) :41-53
[8]   赣东北深断裂带蛇绿混杂岩中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赵崇贺 ;
何科昭 ;
莫宣学 ;
邰道乾 ;
林培英 ;
毕先梅 ;
郑伯让 ;
叶德隆 ;
冯庆来 ;
叶枬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3) :2161-2163
[9]   秦岭造山带二叠纪裂谷发育特征及演化 [J].
王治平,杨逢清,赵培荣 .
地球科学, 1995, (06) :631-640
[10]   秦岭显生宙古海洋演化 [J].
殷鸿福,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5, (06) :6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