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恢复及技术对策

被引:16
作者
史敏华
李新平
不详
机构
[1]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太原
[3] 太原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植被; 自然恢复;
D O I
10.13866/j.azr.2003.02.013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本文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植被自然恢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分析认为 ,无论是退耕地 ,还是小流域 ,植被都能依据自繁殖能力进行自然演替 ,并形成群落。在没有人为干扰和自然物种侵入的退耕地上 ,植被依据植物的演替规律自然恢复 ,15~ 2 0a为草本群落阶段 ,15a之后出现灌木 ,2 0~ 2 5a后可形成灌木群落 ,30~ 5 0a后 ,形成乔木群落 ;封禁 12a的小流域 ,木本植物的种类达 41种 ,分属于16科 34属。针对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仿拟自然演替规律植树种草相结合 ,封抚结合 ,实现多林种 ,多树种的技术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政策创新 [J].
李胜利 ;
赵景波 ;
庞奖励 .
干旱区研究, 2002, (03) :38-42
[2]   延安市张梁试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多样性变化 [J].
刘建军 ;
崔宏安 ;
王得祥 ;
夏文辉 ;
杨正礼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8-11
[3]   黄土高原灌木林地水分环境特性研究 [J].
杨新民 .
干旱区研究 , 2001, (01) :8-13
[4]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J].
张殿发 ;
张祥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03) :11-13
[5]   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的控制策略 [J].
骆有庆 ;
沈瑞祥 .
林业科学, 2000, (06) :8-10
[6]   西部开发 绿树先行 [J].
韩一凡 .
林业科学, 2000, (05) :7-8
[7]   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J].
张金屯 ;
邱扬 ;
柴宝峰 ;
郑风英 ;
不详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0, (02) :34-39
[8]   黄土高原造林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王正秋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4) :40-42
[9]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性问题的研讨 [J].
唐克丽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01) :2-8+26
[10]  
黄土高原造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邹年根,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