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程序的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16
作者
邢宏义
梅元武
卢正娟
陈运平
郑丽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方案; 生存质量; 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方案的应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脑血管病的康复制定最佳策略。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急性期(21d内)均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组于康复机构康复治疗2个月后,再到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3个月,对照组自行在家练习。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巴氏指数(MBI)、SF-36量表来评定疗效。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①脑卒中急性期(21d内),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FMA及MBI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21d后6个月)的各个阶段,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在康复后6个月及2年随访时,康复组的生存质量各个维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康复组患者NIHSS评分每减少1分、FMA及MBI评分每提高1分需分别花费人民币2412.5元、442.0元和332.1元,而对照组则需分别花费3285.4元、637.8元和447.5元。结论三级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更为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J].
尚翠侠 ;
李强 ;
刘珊珊 ;
侯海涛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10) :45-47
[2]   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 [J].
周士枋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7) :57-59
[3]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 [J].
“九五”攻关课题组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5) :266-272
[4]   近红外光谱仪在脑卒中瘫痪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J].
梅元武 ;
文晖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3) :26-29
[5]   健康测量量表SF-36 [J].
许军 ;
胡敏燕 ;
杨云滨 ;
王斌会 ;
解亚宁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02)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