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人工林土壤结构性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张保华
徐佩
廖朝林
何毓蓉
王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
[3] 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团聚体; 土壤孔隙; 土壤侵蚀率;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5.03.006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分析川中丘陵区人工林下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的原因,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取土样分析了土壤结构性,研究了其与表层土壤侵蚀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差、非毛管孔隙数量少;表层土壤侵蚀率(SER)较大并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结构体破坏率(SPBR)、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差值(MWDC)、非毛管孔隙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土壤结构性差、侵蚀严重的原因及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 [J].
邱仁辉 ;
杨玉盛 ;
俞新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4) :9-14
[2]   日本的森林水土保持效益及防灾对策 [J].
尹建道 ;
姜志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2) :64-67
[3]   长江上游生态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J].
钟祥浩 ;
刘淑珍 ;
范建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57-162
[4]   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J].
Bernard Barthès ;
Eric Roose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7) :27-27
[5]   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土壤结构特性变化的研究 [J].
林光耀,杨玉盛,杨伦增,杨优其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5, (04) :289-292
[6]  
水土保持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礼先主编, 1995
[7]   盆中丘陵区生态恢复重建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J].
钟祥浩 .
山地学报 , 2001, (S1) :4-8
[8]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9]   子午岭連家砭地区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抗侵蚀性能指标的初步研究 [J].
田积瑩 ;
黄义端 .
土壤学报, 1964, (03) :28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