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成像用于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监测的实验探索

被引:20
作者
吴立新
李国华
吴焕萍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热红外成像; 固体撞击; 瞬态监测; 遥感; 遥感岩石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219 [红外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热辐射应力图像分析技术(SPATE)和遥感岩石力学(RSRM)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用热红外成像技术(TIR imaging)进行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监测的思路. 利用高速和高精度的TVS-8100MKII TIR成像系统, 对大理石、花岗岩、混凝土、钢板、有机玻璃板和木板共6类固体材料进行了落球击过程的TIR成像实验. 实验发现: (1) 撞击瞬间靶元有明显的TIR辐射升温现象; (2) 球体大小不变时, 升温幅度与落球势能(高度)线性相关; (3) 升温幅度与靶元材料及其表面光洁度有关, 幅度大小依次为混凝土、未 抛光大理石、钢板、木板、抛光花岗岩、抛光大理石和有机玻璃板; (4) 脆性材料撞击后TIR辐射逐渐衰减, 而塑性材料撞击后有滞后增强现象. 可以推断, 一旦研究确定了与弹体特征和靶体材料相对应的撞击势能-靶元辐射强度的关系函数与技术参数, 就可以基于TIR遥感成像技术实现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的遥感侦测与反分析. 此外, TIR成像技术还对构造地震的前兆机理学研究及其卫星遥感预报有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煤岩受压红外热象与辐射温度特征实验
    吴立新
    王金庄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 41 - 46
  • [2] 混凝土的微波辐射和红外辐射随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邓明德
    樊正芳
    耿乃光
    崔承禹
    籍全权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06) : 577 - 583
  • [3] 岩石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岩石热状态改变的研究
    邓明德
    耿乃光
    崔承禹
    支毅乔
    樊正芳
    籍全权
    [J]. 中国地震, 1997, (02) : 85 - 91
  • [4] 红外热象仪在岩石力学遥感基础实验中的应用
    支毅乔
    崔承禹
    张晋开
    邓明德
    耿乃光
    [J]. 环境遥感, 1996, (03) : 161 - 167
  • [5] 热辐射应力图像分析确定应力强度因子KI和裂纹尖端塑性区
    顾绍德
    曹正元
    袁旬华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4) : 469 - 475
  • [6] 在不同压力下岩石光谱辐射特性研究
    崔承禹
    邓明德
    耿乃光
    [J]. 科学通报 , 1993, (06) : 538 - 541
  • [7] 岩石破裂实验中的遥感观测与遥感岩石力学的开端
    耿乃光
    崔承禹
    邓明德
    [J]. 地震学报, 1992, (S1) : 645 - 652
  • [8] 红外瞬态测温装置及其在冲击拉伸试验中的应用
    夏源明
    饶世国
    杨报昌
    [J]. 实验力学, 1990, (02) : 170 - 177
  • [9] 穿甲力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钟伟长编著, 1984
  • [10] Remote sensing rock mechanics (RSRM) and associa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Wu, LX
    Cui, CY
    Geng, NG
    Wang, J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0, 37 (06) : 879 -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