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地震断层带

被引:12
作者
冯先岳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
关键词
断层陡坎; 正断层; 顺向; 地质断层; 尼勒克; 走滑; 新疆;
D O I
10.16256/j.issn.1001-8956.1990.03.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天山西部尼勒克东,于1812年3月8日发生了8级地震。1984年以来,作者曾多次进行了考察研究,在喀什河谷地发现了强烈的地表变形现象和大量的地表破坏形迹。 (1)破坏形迹规律分布,现以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滑坡为例说明。以寨口沟至卡因德萨依之间滑坡密集程度和规模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个滑坡。滑坡宽度大于500m者,每百平方公里平均有11个。此区向外,吉仁台至养鹿场外环地带,平均两平方公里有1个滑坡,宽度大于500m的滑坡,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只有1—2个。该环再往外,滑坡分布数量更少,平均每50km2才有1个滑坡。这种环带状分布符合极震区向外逐渐衰减的分布规律,应为地震成因造成的。与之伴生的构造破裂无疑也是地震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85年乌恰7.4级地震形变带 [J].
冯先岳 ;
栾超群 ;
李军 ;
张勇 .
地震地质, 1988, (02) :39-45
[2]   喀什河断裂带古地震研究 [J].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87, (02) :74-77
[3]   对1812年3月8日新疆尼勒克8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探讨 [J].
杨章 ;
张勇 ;
李军 ;
尹光华 .
地震学报, 1985, (04) :434-444
[4]   论新疆地震地质特征 [J].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85, (02) :35-44
[5]  
中国特大地震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 1988
[6]  
富蕴地震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