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的构造-埋藏热液白云化作用

被引:15
作者
赵锡奎
机构
[1] 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系
关键词
下二叠统; 混合水; 白云岩成因; 热液作用; 成矿作用; 淡水透镜体; 铁白云石; 白云石有序度; 白云化作用; 碳酸盐岩; 化学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上扬子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不同程度地发育一种中—粗晶白云岩或云灰岩,人们俗称为“糖粒状”白云岩。80年代以来,其成因多被解释为淡水透镜体模式形成的混合水白云化。笔者1987—1988年对黔中织金、清镇、黔西等地十余个剖面详细观察和室内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有序度、包体均一温度的综合研究,结合该区地质演化分析,认为这类白云岩的成因当属埋藏过程中受构造活动影响的热液作用所致。一、“糖粒状”白云岩的产状与分布规律黔中地区下二叠统中—粗晶白云岩或云灰岩,多以似层状、巨厚块状(可达40m)、斑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