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效果分析

被引:27
作者
曹春梅 [1 ]
张智芳 [1 ]
李文刚 [1 ]
胡冰 [2 ]
张利辉 [3 ]
机构
[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科所
[3]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实验室
关键词
杀菌剂; 立枯丝核菌; 毒力测定;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20%甲基立枯磷乳油、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4种新型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6.9888×10-9 mg/L;24%噻呋酰胺悬浮剂抑制作用次之,EC50为6.6995×10-7 mg/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分别为7.6599×10-5 mg/L、1.0060×10-4 mg/L。田间防治黑痣病药效试验表明,4种药剂对马铃薯安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的防治最好,其次为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较低,这与室内测定结果一致,因此生产上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20 mL拌种100 kg、24%噻呋酰胺悬浮剂每667 m2沟施100 mL来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5种药剂对2株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李增平 ;
张胡焕 .
热带生物学报, 2010, 1 (01) :41-44
[2]   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及其防治 [J].
谭宗九 ;
郝淑芝 .
中国马铃薯, 2007, (02) :108-109
[3]   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对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 [J].
陈会柱 ;
钱国华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7, (03) :30-31
[4]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J].
夏艳涛 ;
靳学慧 ;
马德全 ;
李德刚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 (01) :30-32
[5]   利用EXCEL快速进行毒力测定中的致死中量计算和卡方检验 [J].
黄剑 ;
吴文君 .
昆虫知识, 2004, (06) :594-598
[6]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的研究 [J].
李乾坤 ;
孙顺娣 ;
李敏权 .
中国马铃薯, 1988, (02) :79-85
[7]   新的有机磷杀菌剂—甲基立枯磷 [J].
万迪秀 .
浙江化工, 1988, (01) :12-14+17
[8]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9]  
马铃薯黑痣病药剂防治试验.[A].曹春梅;张建平;张庆平;郭景山;段越琛;解国华;.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9年马铃薯大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