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152
作者
周心怀 [1 ]
项华 [1 ]
于水 [2 ]
王刚 [2 ]
姚长华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2] 不详
关键词
渤海海域; JZS油藏; 变质岩潜山油藏; 储集层特征; 控制因素; 演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海域辽西低凸起锦州南(JZS)太古宇变质岩油藏是渤海海域最大的潜山油藏,岩性以片麻岩及其形成的碎裂岩为主。根据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信息,将该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划分为4类:①网状缝-溶孔型;②角砾状破碎型;③溶蚀裂缝型;④微裂缝-致密型。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发育经历了成岩阶段→前埋藏阶段→抬升剥蚀褶皱断裂阶段→表生阶段→后埋藏阶段,主要控制因素为新生界沉积前古地貌及中、新生代构造应力作用,风化残积物主要分布于局部高点的宽缓斜坡区,构造作用、表生期的风化淋沥作用和油气充注期有机酸溶解作用等对储集层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的演化模式对类似潜山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方案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图6参7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营口—佟二堡断裂带成因机制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单家增
    张占文
    孙红军
    肖乾华
    许坤
    金健
    汪道京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 15 - 17
  • [2]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谷云飞
    方世虎
    徐怀民
    焦翠华
    吴兴录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 6 - 9
  • [3]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 18 - 20
  • [4] 基于新技术的油气藏测井综合评价
    匡立春
    毛志强
    孙中春
    张有平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 58 - 60
  • [5] 变质岩储集层构造裂缝研究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学汝等编著, 1999
  • [6] 裂缝性潜山基岩油藏开发模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柏松章,唐飞编著, 1997
  • [7] 裂缝性致密油气储集层[M]. 地质出版社 , 王允诚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