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在埕东-飞雁滩油田馆陶组上段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张本琪
姜在兴
夏斌
董贵能
杨小兵
姜本勇
郝青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山东新大通石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埕东-飞雁滩油田; 馆陶组上段; 隐蔽油气藏; 成藏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胜利油田埕东-飞雁滩地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体系域、10个准层序组、23个准层序,层序界面、最大湖泛面、初次湖泛面和准层序界面控制了岩性油气藏分布。研究各级层序地层单元中的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认为: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各体系域的特征相关,低位域和湖侵域砂体发育(高位域砂体不发育),故岩性油气藏发育,但低位域砂体缺乏良好封盖层,只发育小型油藏,而湖侵域砂体的封盖条件好,因此是岩性油藏主要赋存的层位;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还受准层序的控制,如湖侵域中主要发育向上粒度变粗的准层序,而储集砂体分市于准层序的顶部,所以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准层序顶部。图5参6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
[2]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蔡东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45-851
[3]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
[4]   层序地层学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原理和方法 [J].
沈守文 ;
彭大钧 ;
颜其彬 ;
黄先律 ;
李志军 .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2000, (03) :300-305
[5]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