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150
作者:
刘又宁
赵铁梅
姚婉贞
张丽莎
贺正一
焦蕴敏
段蕴铀
聂舟山
王睿
刘庆锋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海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1 [肺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对非典型致病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6月CAP患者共 10 3例。分别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别扩增肺炎支原体P1黏附蛋白基因及肺炎衣原体 16SrRNA基因。应用酶免疫测定 (EIA)方法检测尿中嗜肺军团菌抗原。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结果 10 3例CAP患者 ,病原体检出率为 48.5%。 2 3例 (2 2 .3 % )检出肺炎支原体 ,3例 (2 .9% )检出嗜肺军团菌 ,2例 (1.9% )检出肺炎衣原体。 12例分离出肺炎链球菌 (11.7% )、9例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 (8.7% )、7例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6.8% )。 6例患者存在混合感染 (5.8% ) ,其中 5例为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体。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 ;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