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被引:8
作者
曹枫林 [1 ]
苏林雁 [1 ]
王洪 [2 ]
高雪屏 [1 ]
王恬 [3 ]
王玉凤 [4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2] 解放军医院
[3]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4 [儿童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SDQ)、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ADHDDS-P)对64例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和64名对照中学生进行评定和比较,并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的ADH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访谈。结果(1)IOU组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学生有14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1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学生有3例,均为混合型。(2)SDQIOU组多动注意不能、品行问题、情绪症状、困难总分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亲社会行为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3)ADHDDS-PIOU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4)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注意缺陷、多动注意不能是IOU的危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是IOU的保护因素。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着较多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可能是造成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 [J].
寇建华 ;
杜亚松 ;
夏黎明 .
上海精神医学, 2005, (0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