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与诺贝尔奖

被引:4
作者
郭晓强
王跃民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关键词
信号转导; 诺贝尔奖; 信号分子; 受体; G蛋白; 第二信使; 可逆磷酸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41 []; G32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001 ; 1201 ; 1204 ;
摘要
信号转导是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之一,至今已有多项成果荣获诺贝尔奖。从最初的信号分子,到第二信使和可逆磷酸化,再到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直到今天的信号网络系统,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笔者以经典信号通路研究历程为主线,回顾了信号转导研究的发展简史,全面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相关成果的研究背景、历程、意义和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G-蛋白偶联受体的发现及意义 [J].
郭晓强 ;
冯志霞 .
生物学通报, 2012, 47 (11) :59-62
[2]   嗅觉受体的发现者——阿克塞尔 [J].
郭晓强 ;
孟秋芬 ;
冯志霞 .
生物学通报, 2011, 46 (12) :56-58
[3]   可逆磷酸化发现者——埃德温·格汉德·克雷布斯 [J].
郭晓强 .
自然杂志, 2011, 33 (02) :121-124
[4]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J].
郭晓强 ;
冯庆艳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08) :77-78
[5]   萨瑟兰第二信使假说的科学贡献 [J].
郭晓强 .
中华医史杂志, 2007, (02) :94-97
[6]  
Fractio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yclic adenine ribonucleotide formed by tissue particles .2 Sutherland EW,Rail TW.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