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过程──地应力、质点运动及质点状态在时空上有规律地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如果振幅及周期是不变的,这种过程为线性波动过程,反之为非线性过程。很多地质现象,实际上是诸多非线性波动过程互相叠加干涉的结果,波动过程的研究目的就是致力于发现这些规律性。应用滑动窗口可以逐步地分解出这些有规律的周期波并可以计算它们的周期、波长、传播时间及振幅 ̄[1]。应用该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新生代以来的发展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控制该坳陷演化的主要非线性波有四个:F、g、n、l,其周期分别为T_F=200~220,T_g=60~70,T_n=27~35,T_l=6~10(Ma)。该波束的振幅主要取决于更大周期波的变化情况,两者为指数或对数分布,且是典型的裂谷系特点。在剖面上这些波的相态从南到北转移,平面上其频率也是从南到北逐渐变快(T_南=30~35;T_北=22.8~25),这对于预测盖层、储层在平面上的变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