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第14、18和5号外显子突变及多态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志英
慕容慎行
王柠
方玲
林珉婷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DNA测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4 [肝豆状核变性];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肝豆状核变性基因(ATP7B基因)的第14、18和5号外显子(exon14,exon18,exon5),采用单链构像多态(SSCP)方法分析40例非同源家系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突变或多态。在exon14仅发现2例具有异常的单链构象,家系分析呈孟德尔遗传分离;在exon18,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单链构象,可见于正常对照及患者,故亦认为是一种多态现象。此外,在exon5仅检出1例患者存在SSCP的异常泳动,经DNA测序提示为5'侧翼内含区域的新多态。提示中国人ATP7B基因突变的规律及部位与欧洲人存在明显差异,即不在14及18号外显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