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晚第四纪古土壤

被引:12
作者
刘良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古土壤; 土壤14C年龄; 环境变化; 沉积-成土作用旋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孢子花粉、古生物化石和放射性碳断代等手段,从土壤剖面层段的特征,土壤年龄和环境变化方面证明,分布于黄淮海平原的变性土不是现代土壤,而是古土壤。该古土壤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三次沉积-成土作用旋回,其土壤发育程度较弱,且是由钙质结核土层、暗色土层、表土层和(或)淤土层组成的一个叠置型古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变性土铁锰氧化物结核与钙质结核的元素富集及其环境意义 [J].
刘良梧,张民 .
土壤, 1995, (05) :262-268
[2]   变性土年龄研究 [J].
刘良梧 .
土壤, 1995, (05) :274-278
[3]   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及其分类 [J].
王天中 ;
赵清友 ;
李令英 .
土壤通报, 1981, (06) :38-40
[4]  
淮北地区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周明枞,姚培元主编, 1992
[5]  
安徽淮北平原土壤[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安徽省水利局勘测设计院,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