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

被引:188
作者
刘盛东 [1 ,2 ]
刘静 [1 ,2 ]
岳建华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矿井物探; 煤矿灾害源; 矿井地震法; 矿井直流电法; 矿井瞬变电磁法;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587
中图分类号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复杂的成煤模式和开采条件决定了中国矿井物探技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在总结矿井地震法、矿井电磁法为代表的矿井物探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煤炭开采现状,认为当前矿井物探技术需要在全空间、多场耦合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在矿井物探装备、观测系统、反演方法等方面,应结合物联网技术、巷道钻孔组合空间,进行技术研发;矿井地震、煤层槽波、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无线电波坑透法等是矿井物探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需要走勘探、监测并举,多场耦合、协同解释的道路。对复杂采空区、灰岩水、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源的探测是矿井物探面临的任务和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煤层围岩破裂过程中的自然电位响应 [J].
吴超凡 ;
刘盛东 ;
杨胜伦 ;
路拓 ;
王勃 .
煤炭学报, 2013, 38 (01) :50-54
[2]   矿井突水灾变过程电阻率约束反演成像实时监测模拟研究 [J].
刘斌 ;
李术才 ;
聂利超 ;
王静 ;
李利平 ;
刘征宇 ;
宋杰 .
煤炭学报, 2012, 37 (10) :1722-1731
[3]   新型矿井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波观测系统的设计 [J].
李云波 ;
吴燕清 .
物探与化探, 2012, 36 (01) :99-102
[4]   构造活化的微震监测与数值模拟耦合研究 [J].
姜福兴 ;
刘伟建 ;
叶根喜 ;
李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590-3597
[5]   煤层顶板透水水量与地电场参数响应分析 [J].
刘盛东 ;
杨胜伦 ;
曹煜 ;
刘静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3) :341-345
[6]   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J].
韩德品 ;
赵镨 ;
李丹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5) :1839-1849
[7]   三维并行电法勘探技术与矿井水害探查 [J].
刘盛东 ;
吴荣新 ;
张平松 ;
曹煜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927-932
[8]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J].
程建远 ;
李淅龙 ;
张广忠 ;
杨辉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 32 (02) :96-100+111+79
[9]   基于地下水渗流中地电场响应的矿井水害预警试验研究 [J].
刘盛东 ;
王勃 ;
周冠群 ;
杨胜伦 ;
陈明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267-272
[10]   矿山采动裂隙岩体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及工程应用 [J].
程久龙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6) :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