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花研究的几个方面

被引:16
作者
陈俊愉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梅花; 研究; 起源; 分布; 分类; 品种资源圃;
D O I
10.13332/j.1000-1522.1995.s1.004
中图分类号
S685.17 [梅花];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该文分4部分:①梅之起源与栽培历史.对绿萼等型梅花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之早晚,提出了修正与讨论.②野生分布与赏梅胜地.在野生分布上新发现陕西省(城固县),赏梅胜地列出新增之杭州灵岭探梅、昆明龙泉探梅等处.③关于梅二元分类系统提出几点补充和更正,尤其是详细观察其花、果性状后,正式恢复藏杏(Prunus armeniacavar.holosericea Batal.)原名,而将1992年误改之名西藏梅(P.mume var.holosericea Chen et Bao)予以废弃;通过这次更正,著者坚信果核面上蜂窝状点穴之有无,乃判断其是否属于梅物种的关键性状.④中国梅花品种圃的建立,占地2hm2,包括4系6类18型的157个品种,是迄今世界上布置最科学、搜集较齐全的梅花品种资源圃.该圃现仍在继续充实、扩大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梅的变异与分布研究 [J].
包满珠,陈俊愉 .
园艺学报, 1994, (01) :81-86
[2]   梅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同工酶研究 [J].
包满珠 ;
陈俊愉 .
园艺学报, 1993, (04) :375-378
[3]   湖南省果梅品种资源种质杂化状况的初步研究 [J].
刘连森 ;
贺善文 ;
林美红 .
园艺学报, 1993, (03) :225-230
[4]   不同类型梅的花粉形态及其与桃、李、杏的比较研究 [J].
包满珠 ;
陈俊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 (S4) :70-73+144
[5]   中国古梅研究十年 [J].
王其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2, (S4) :42-50
[6]   GA及胚培养对提高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和成苗率的研究 [J].
张启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 (S4) :87-94+143
[7]   中国梅(Prunus mume)的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 [J].
陈俊愉 ;
包满珠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2, (02)
[8]   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 [J].
汪祖华 ;
陆振翔 ;
郭洪 .
园艺学报, 1991, (02) :97-101
[9]   我国横断山区的野梅资源 [J].
包满珠 .
中国园林, 1990, (04) :19-21+61
[10]   梅、杏、李同工酶比较研究 [J].
褚孟嫄 ;
班俊 .
果树科学, 1988, (04)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