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上海市闵行区居民低碳生活现状调查及启示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力
[
1
]
林逢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林逢春
[
1
]
陆慧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陆慧萍
[
2
]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来源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2年
/ 35卷
/ 01期
关键词
:
低碳生活;
概念认知;
行为状况;
意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508 [环境污染调查];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
文章从居民对低碳经济概念认知、低碳生活行为状况及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意愿等三方面展开调查,以全面反映闵行区居民的低碳生活现状。应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多元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居民低碳经济概念认知状况良好,主要受文化程度影响;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但低碳生活行为的实践状况一般,年龄及文化程度对居民低碳生活行为的解释能力分别为22.4%和17.9%。低碳人群多属于"被动低碳",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及高收入者为低碳宣传的重点人群。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红
;
潘玲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潘玲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少鹏
.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3802
-3811
[2]
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选梅
;
葛幼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葛幼松
;
曾红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曾红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35
-40
[3]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家庭碳排放的调查研究
[J].
袁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袁东霞
;
董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北县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董占伟
;
关海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海清
.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0,
(04)
:53
-55
[4]
生态文明 始于低碳——上海闵行区低碳城区建设探索实践
[J].
陆慧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陆慧萍
;
赵杰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赵杰红
;
刘家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刘家欣
.
环境保护,
2010,
(08)
:57
-59
[5]
家庭碳减排 从调查开始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
张丽
;
刘建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
刘建雄
.
环境保护,
2010,
(07)
:48
-50
[6]
中国居民生活与CO2排放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凤振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乐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一鸣
.
中国能源,
2010,
32
(03)
:37
-40
[7]
教你如何“碳”为衣止
[J].
刘岩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岩松
.
中国纤检,
2010,
(06)
:25
-26
[8]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陈飞
;
诸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诸大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
-46
[9]
产业转型下的环境思路——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J].
刘家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家欣
;
喻文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喻文熙
.
环境经济,
2009,
(Z1)
:99
-101
[10]
社会统计学导论.[M].周德民;贺翠微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
1
→
共 10 条
[1]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红
;
潘玲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潘玲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少鹏
.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3802
-3811
[2]
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选梅
;
葛幼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葛幼松
;
曾红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曾红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35
-40
[3]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家庭碳排放的调查研究
[J].
袁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袁东霞
;
董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北县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董占伟
;
关海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海清
.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0,
(04)
:53
-55
[4]
生态文明 始于低碳——上海闵行区低碳城区建设探索实践
[J].
陆慧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陆慧萍
;
赵杰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赵杰红
;
刘家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局
刘家欣
.
环境保护,
2010,
(08)
:57
-59
[5]
家庭碳减排 从调查开始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
张丽
;
刘建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
刘建雄
.
环境保护,
2010,
(07)
:48
-50
[6]
中国居民生活与CO2排放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凤振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乐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一鸣
.
中国能源,
2010,
32
(03)
:37
-40
[7]
教你如何“碳”为衣止
[J].
刘岩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岩松
.
中国纤检,
2010,
(06)
:25
-26
[8]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陈飞
;
诸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诸大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
-46
[9]
产业转型下的环境思路——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J].
刘家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家欣
;
喻文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喻文熙
.
环境经济,
2009,
(Z1)
:99
-101
[10]
社会统计学导论.[M].周德民;贺翠微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