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一个制度框架

被引:6
作者
颜凌芳
李杰
机构
[1]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制度;
D O I
10.16480/j.cnki.cn43-1326/c.2012.03.01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注重的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创造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和谐的转移需要建设有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完成,制度变革是关键,而这种变革是包含产权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劳动保障制度以及若干外围支撑制度在内的一个制度束的变革与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 [J].
刘传江 ;
张辉 ;
黄云平 .
经济评论, 2004, (06) :39-43
[2]   论劳动力产权 [J].
姚先国 ;
郭继强 .
学术月刊, 1996, (06) :44-49
[3]  
提升中国劳动力要素国际竞争优势的制度创新研究.[M].颜凌芳;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区域与城市研究.[M].胡序威著;.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