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治理——对政府治理失灵的一个概括

被引:12
作者
刘天旭
范风华
机构
[1]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治理; 象征性治理;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象征性治理是次于正式制度所欲实现的秩序的一种治理状态,是与主流意识所描述的理想治理状态存在一定落差的实际治理状态。象征性治理在现代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主要通过语言的、数字的、实物的和强制的四种方式实现。象征性治理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官员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过分追求外在形式;从制度角度分析,象征性治理是由官僚体制的内在激励机制扭曲与社会的外在监督机制约束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中,象征性治理是次要的治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125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运动式治理存在着弥补政府动员能力不足的可能性 [J].
唐贤兴 .
学术界, 2009, (04) :295-295
[2]   “面子经济”与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控制的困境 [J].
康之国 .
理论探讨 , 2008, (02) :15-18
[3]   齐泽克,拉康,真实与象征秩序 [J].
吕彤邻 .
国外文学, 2007, (04) :3-9
[4]   欧盟研究中的“治理转向” [J].
贝娅特科勒科赫 ;
贝特霍尔德里滕伯格 ;
陈新 .
欧洲研究, 2007, (05) :19-40+158
[5]   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 [J].
唐皇凤 .
开放时代, 2007, (03) :115-129
[6]   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 [J].
冯志峰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29-32
[7]   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 [J].
吴家庆 ;
王毅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58-65
[8]   通过软法的治理 [J].
罗豪才 ;
毕洪海 .
法学家, 2006, (01) :1-11
[9]   “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 [J].
周雪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132-14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