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测定过程中缓冲体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慧艳
张晓昱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漆酶; 酶活测定; 缓冲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9.8 [酶、激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缓冲体系的三项指标———缓冲液成分、pH值和缓冲液浓度对白腐菌胞外漆酶活力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α=0.01时,缓冲体系的三项指标对白腐菌漆酶测定均有极显著影响;正交实验中获得的最高酶活测定值(14400-14976 U,pH 4.0,0.4 mol/L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中),是最低测定值(176-592U,pH 4.8,0.8 mol/L 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中)的25~80倍。并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将分析所得最佳的缓冲体系“pH 4.0,0.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液”,与正交实验中表现最佳的“pH 4.0,0.4 mol/L 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进行重复实验比较,灵芝菌株胞外漆酶测定的最适缓冲体系为“pH 4.0,0.4 mol/L 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这为研究白腐菌漆酶酶活提供了较好的测定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酰胺活化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固定漆酶的研究 [J].
刁颖辉 ;
付时雨 ;
余惠生 ;
王秋玲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02, (03) :11-15+30
[2]   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 [J].
胡平平 ;
付时雨 ;
李光日 .
广州化学, 2001, (04) :22-27
[3]   真菌漆酶及其应用 [J].
钞亚鹏 ;
钱世钧 .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05) :23-28
[4]   自腐菌漆酶的研究进展 [J].
王佳玲 ;
余惠生 ;
付时雨 ;
黄秀瑜 .
微生物学通报, 1998, (04) :233-236
[5]  
酸度对漆树酶活性的影响[J]. 史伯安,雷福厚,但悠梦,黄在银,郭明高.中国生漆. 1996(00)
[6]   漆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 [J].
季立才,胡培植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996,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