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外观主义思维模式与商事裁判方法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富青
机构
:
[1]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来源
:
西部法学评论
|
2015年
/ 02期
关键词
:
外观事实;
权利推定;
拟制;
信赖利益;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3.99 [商法(总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外观主义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它不以意思表示为中心,也无须以事实真相为依归,而是以外观事实为基点,在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思维范示中,思路向本人和第三人两端延伸,力求对本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进行事实、法律和价值判断及利益衡量。然而,我国一些商事裁判在涉及该法理及规范时,因误解仍然混杂着探求行为人真意、事实真相的审理活动,致使其功能减损或被排除适用。因此,有待反思和拨乱反正。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金钊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2)
: 77
-
96
[2]
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金钊
[J].
法学,
2012,
(09)
: 8
-
11
[3]
“法官言说”:问题意识、特殊知识与解释技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大兴
[J].
法学研究,
2011,
33
(06)
: 43
-
47
[4]
外观主义论纲.[J].张洪松;.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0, 00
[5]
外观主义制度与禁反言制度在商法中的适用——以德国和美国公司设立瑕疵问题为视角.[J].郑青;.商事法论集.2009, 02
[6]
交易风险的分配与外观主义法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延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宁
[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 69
-
72
[7]
法律思维:一种职业主义的视角
刘治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刘治斌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 52
-
61
[8]
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刘治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刘治斌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2)
: 14
-
27
[9]
论票据法上外观主义的特殊表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昕
[J].
当代法学,
2005,
(05)
: 128
-
132
[10]
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永流
[J].
法学研究,
2004,
(01)
: 140
-
149
←
1
2
3
→
共 22 条
[1]
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金钊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2)
: 77
-
96
[2]
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金钊
[J].
法学,
2012,
(09)
: 8
-
11
[3]
“法官言说”:问题意识、特殊知识与解释技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大兴
[J].
法学研究,
2011,
33
(06)
: 43
-
47
[4]
外观主义论纲.[J].张洪松;.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0, 00
[5]
外观主义制度与禁反言制度在商法中的适用——以德国和美国公司设立瑕疵问题为视角.[J].郑青;.商事法论集.2009, 02
[6]
交易风险的分配与外观主义法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延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宁
[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 69
-
72
[7]
法律思维:一种职业主义的视角
刘治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刘治斌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 52
-
61
[8]
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刘治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刘治斌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2)
: 14
-
27
[9]
论票据法上外观主义的特殊表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昕
[J].
当代法学,
2005,
(05)
: 128
-
132
[10]
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永流
[J].
法学研究,
2004,
(01)
: 140
-
14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