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27
作者
冯峰
方涛
刘剑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东湖; 沉积物; 垂向分布; 氮磷比;
D O I
10.13227/j.hjkx.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了3个采样点柱状沉积物中各种形态氮、磷的垂向分布,并结合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pH小于上覆水中pH并随沉积物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氮与总磷均为处于湖湾区的1号点最高,2号点湖心最低,3号点居中.氨氮和硝酸盐氮也表现为1号点远远大于2号点和3号点.随着近年治污力度的加大,1号点的氮磷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3号点受面源污染影响,氮、磷水平上升很快,甚至在表层已经和1号点持平.磷虽然仍然是东湖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但受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及聚磷菌的影响,近20a来,东湖沉积物总氮含量下降很大,氮磷比仅为3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078 / 10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
    杨洪
    易朝路
    谢平
    邢阳平
    倪乐意
    [J]. 地球化学, 2004, (05) : 507 - 514
  • [2]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范成新
    张路
    秦伯强
    王苏民
    胡维平
    张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 760 - 768
  • [3] 反硝化聚磷一体化设备中的聚磷菌
    周康群
    黄小丹
    杜林
    隋军
    王春英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 (03) : 132 - 134+143
  • [4] 硝酸盐作为生物除磷电子受体的研究
    邹华
    阮文权
    陈坚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3) : 38 - 41
  • [5] 美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和治理
    李小平
    [J]. 自然杂志, 2002, (02) : 63 - 68
  • [6]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底泥总磷含量及变化的研究
    谢丽强
    谢平
    唐汇娟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 305 - 310
  • [7] 武汉东湖营养物质氮、磷的主要来源附视频
    张水元
    刘衢霞
    黄耀桐
    [J]. 海洋与湖沼, 1984, (03) : 203 - 213
  •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 [9]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 [10]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