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村运动的“冷”思考

被引:6
作者
高秉雄 [1 ]
陈国申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2]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新村运动; 新农村建设; 认识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31.26 []; D731.2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在学习韩国新村运动时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其发动背景与我国农村相似,二是认为韩国农村今天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新村运动。其实,我国农村与韩国新村运动前的农村差别较大,而更接近于运动后的状况,并且新村运动本身具有强烈的阶段性。我们必须看到两国农村发展阶段的异同,全面吸取新村运动的经验教训。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杨贤智
    骆浩文
    张辉玲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9) : 547 - 550
  • [2] 党国英:韩国新村运动及对我国的启示[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6(08)
  • [3] 三农问题的终结[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石磊著, 2005
  • [4] 韩国新村运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韩) 朴振焕, 2005
  • [5] 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任晓 著, 1995
  • [6] 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M]. 新华出版社 , (韩)金正濂著, 1993
  • [7] Saemaul:Korea''s New Community Movement .2 Park Chung Hee. KoreaTextbook Co, Ltd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