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20
作者
孙克 [1 ]
聂坚 [2 ]
游细斌 [1 ]
陈永林 [1 ]
机构
[1] 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2]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分工特征; 空间效应; 空间自相关;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2.01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城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城市间相对专业化指数、行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和集聚指数等4个指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3—2014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水平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程度总体较低,南昌、武汉和长沙这3个区域中心城市在该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每个城市一般都有1~3个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较高;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较低,彼此间专业化分工特征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比较普遍。(2)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核心—外围格局,且该格局导致的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3)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的虹吸效应在250 km范围内最明显,超出此范围后虹吸效应迅速大幅度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