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观念的转变和机制探讨

被引:17
作者
周小萍 [1 ]
谷晓坤 [2 ]
丁娜 [1 ]
范萍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
[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发达地区; 耕地保护; 农地保护;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耕地保护问题,为突破当前耕地保护瓶颈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通过对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论证了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耕地保护观念转变的必要性;探讨了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观念转变的重点:(1)耕地保护到农地保护的拓展;(2)数量平衡到生产能力平衡的提升;(3)食物生产功能到生态服务功能的换位。讨论了发达地区耕地保护机制:农地保护的转换机制;宜耕农地异地代补机制;耕地占用以质补量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藏粮于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 [J].
周小萍 ;
陈百明 ;
张添丁 .
经济地理, 2008, (03) :475-478
[2]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黄贤金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72-179
[3]   海外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J].
黄大全 ;
郑伟元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3) :38-43
[5]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之我见 [J].
张凤荣 ;
安萍莉 ;
孔祥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10-16
[6]   关于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的思考 [J].
徐艳 ;
张凤荣 ;
颜国强 ;
安萍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44-48
[7]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 中国物价出版社 , 刘再兴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