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朱方石
卜平
朱海杭
朱瑞锦
李登銮
机构
[1]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室,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室,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室,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室,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室江苏,江苏,江苏,江苏,江苏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证型; Child-Pugh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从中医角度探讨肝硬化证型与Child-Pugh分类之间的关系,以便正确评估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贮备功能,建立肝硬化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将110例确诊为肝硬化病人按中医辨证分6个证型组,同步检测Child-Pugh分类要求检测的项目。结果:肝硬化中医证型不同,Child分类不同。肝郁脾虚型以Child A级为多(占80%);气滞血瘀型以Child B级为多(占46.67%);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型以Child C级为多(分别占56.25%和54.54%)。研究还发现随着中医病理发展,中医证型也由肝郁脾虚迢渐向湿热蕴结以至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发展,而Child分级也由A级向C级变化。结论:可将Child分级评分作为肝硬化辨证分型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肝硬变不同证型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J].
朱方石 ;
李登銮 ;
朱梅 ;
王晓玲 ;
陆伟 .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05) :25-27
[2]   1062例肝硬化临床证型的判别研究 [J].
朱方石,李登銮,朱梅,张根海,陆伟 .
辽宁中医杂志, 1994, (08) :340-342
[4]   肝硬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J].
姚光弼 .
新医学, 1993, (09) :453-454
[5]   肝硬化时血清透明质酸与肝功能储备的关系 [J].
吴建新 ;
孟宪镛 ;
赵凤霞 .
交通医学, 1993, (02) :95-97+113
[6]   肝硬化临床证型分类探讨 [J].
朱方石 ;
唐尧 ;
朱梅 .
辽宁中医杂志, 1992, (06) :13-15
[7]  
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 王吉耀.中华消化杂志. 199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