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7
作者
蒲泊伶 [1 ]
董大忠 [1 ,2 ]
耳闯 [3 ]
王玉满 [1 ,2 ]
黄金亮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3]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早志留世; 龙马溪期; 页岩; 有利储层; 储集空间类型; 影响因素; 脆性矿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南部重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勘探层位,为查明其有利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昭通、长宁、威远地区7口页岩气井的钻井岩心观察及野外露头地质调查,结合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比表面积测定以及岩石物性等分析结果,明确了该区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展布、岩性组合、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等特征:①龙马溪组页岩在地层发育、岩性组合及富有机质程度上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有效页岩储层以高有机质层段为主;②页岩储层具有高成岩作用、高热演化程度特点,发育无机物质孔、有机物质孔和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③对页岩气储集有贡献的主要是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孔径分布在50nm~2μm,其形成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的含量、成岩作用及有机质热演化作用有关。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页岩沉积环境、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页岩储集能力的重要因素,有机物质富集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与吸附,脆性矿物的存在提高了储层的脆性,有利于储层的增产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J].
侯读杰 ;
包书景 ;
毛小平 ;
陈新军 ;
马宁 ;
张小涛 ;
杨光庆 ;
孙超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 34 (03) :7-16
[2]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J].
王玉满 ;
董大忠 ;
李建忠 ;
王社教 ;
李新景 ;
王黎 ;
程克明 ;
黄金亮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51-561
[3]   基于地质异常理论的页岩气有利区块圈定与定量评价——以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J].
赵鹏大 ;
李桂范 ;
张金川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6) :1-8+103
[4]   威远地区页岩岩心的无机组成、结构及其吸附性能 [J].
辜敏 ;
鲜学福 ;
杜云贵 ;
卢义玉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6) :99-102+116
[5]   页岩气成藏体系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为例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包书景 ;
高波 ;
边瑞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 (03) :8-14+6
[6]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附视频 [J].
何金先 ;
段毅 ;
张晓丽 ;
吴保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3) :37-42+8
[7]   由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看我国页岩气选区评价 [J].
赵靖舟 ;
方朝强 ;
张洁 ;
王力 ;
张新新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2) :1-7+110+117
[8]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与美国Fort Worth盆地石炭系Barnett组页岩地质特征对比 [J].
曾祥亮 ;
刘树根 ;
黄文明 ;
张长俊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372-384
[9]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存在页岩气的地球化学依据 [J].
王兰生 ;
邹春艳 ;
郑平 ;
陈盛吉 ;
张琦 ;
许斌 ;
李红卫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59-62+138
[10]  
A permeability–porosity relationship for mudstones[J] . Yunlai Yang,Andrew C. Apl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