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带土壤铁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王改改
傅瓦利
魏朝富
袁红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铁的形态; 有效磷; 消落带;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8.01.013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Fe3+还原为Fe2+的过程中会增加磷酸铁的溶解,影响磷的化学行为及有效性。本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铁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消落带旱地和水田土壤经淹水和落水处理后,活性铁、水溶性铁增加,其他各形态铁变化较小。旱地土壤在不同的有机质和淹水落水处理下,其活化铁、游离铁、络合铁、水溶性亚铁、和交换性亚铁均为淹水处理高于落水处理,其中活性铁在各处理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他则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水田下层活性铁高于上层,且落水处理间呈显著差异。氧化铁及亚铁之间总处于不断的相互转化中,活性铁、络合铁和有机质正相关。旱地土壤中的有效磷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水田有效磷淹水处理高于落水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磷吸附特征 [J].
石孝洪 ;
魏世强 ;
谢德体 ;
何江平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31-335
[2]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磷素释放与富营养化 [J].
石孝洪 .
土壤肥料, 2004, (01) :40-42+44
[3]   氧化铁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J].
徐德福 ;
黎成厚 .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 (06) :397-403
[4]   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土铁形态和磷吸附解吸的变化 [J].
苏玲 ;
章永松 ;
林咸永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4) :410-415
[5]   水稻土淹水过程中不同土层铁形态的变化及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J].
苏玲 ;
林咸永 ;
章永松 ;
杨玉爱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2) :8-12
[6]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J]. 胡雪峰,高效江,陈振楼.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7]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J]. 胡雪峰,高效江,陈振楼.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
[8]   淹水条件下白浆土磷素有效化机理的研究 [J].
梁嘉陵 .
土壤通报, 1997, (05) :26-27
[9]   长江中游不同潜育化土壤诊断指标探讨 [J].
潘淑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7, (02) :60-67
[10]   不同潜育化土壤中还原物质的变化 [J].
潘淑贞 .
土壤通报,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