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化石在海侵研究中的应用与错用

被引:23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关键词
微体化石; 第四纪海侵; 海平面变化; 埋葬学; 海陆过渡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微体古生物分析已经证明是沿海平原和陆架海侵研究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第四纪海侵研究大量工作是在海陆过渡相地层中进行,而对于过渡相化石群古生态和埋葬学方面复杂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微体化石的错用。河口微体化石的溯流搬运,海岸带低pH环境下钙质壳体的溶解作用,氯化钠型盐湖中有孔虫的产出以及河床摆动造成与海侵、海退相似的化石序列,都可能引起微体化石在海侵研究中错误解释和应用。本文通过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实例进行论证,并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气候与环境演变中的非线性关系——以末次冰期为例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1, (02) :97-103
[2]   长江河口三角洲区有孔虫沉降速度试验 [J].
朱晓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47-58
[3]   河口有孔虫的搬运作用及其古环境意义(Ⅰ)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成鑫荣 ;
朱晓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6, (02) :53-65
[4]   我国第四纪海侵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1) :15-25
[5]   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地层的初步研究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成鑫荣 .
地质学报, 1981, (01) :1-13
[6]   从微体化石看杭州西湖的历史附视频 [J].
汪品先 ;
叶国樑 ;
卞云华 .
海洋与湖沼, 1979, (04) :373-382+408
[7]  
我国东部新生代几个盆地半咸水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 汪品先,闵秋宝,林景星,崔占堂.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75(02)
[8]  
渤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