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泥石流沟的治理启示——以深沟为例

被引:4
作者
张康 [1 ]
王兆印 [1 ]
余国安 [2 ]
韩鲁杰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泥石流治理; 阶梯—深潭系统; 阻力; 山区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为研究典型工程措施在泥石流沟治理中的作用及影响,结合野外调查及历史资料,对云南东川城区的深沟泥石流治理进行总结:深沟在一系列坝系群建设和多年植树造林的治理下,发育了一定规模的阶梯—深潭系统,使沟道阻力明显增强(经测河床结构强度Sp达0.3以上),消减了泥石流能量,并保护河床不被侵蚀下切,岸坡稳定;而另一方面林草生长能提高植被覆盖度,抑制坡面侵蚀,使产沙减少,有利于阶梯—深潭系统发育从而维持较好的河流生态,促进了林木生长,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使泥石流沟成为秀美的森林公园。应用人工坝系和阶梯—深潭系统的组合是防治泥石流改善生态景观的近自然治理方略,有利于河流长期稳定,为山区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探索模式。然而,过度的人工治理有可能破坏自然阶梯—深潭系统,导致河流生态景观的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研究应用进展 [J].
余国安 ;
黄河清 ;
王兆印 ;
姚治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42-48
[2]   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模拟分析 [J].
樊赟赟 ;
王思敬 ;
王恩志 ;
刘晓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4146-4152
[3]   甘肃省舟曲8.7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 [J].
余斌 ;
杨永红 ;
苏永超 ;
黄文杰 ;
王高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4) :437-444
[4]   山区河流河床结构的发育分布 [J].
刘怀湘 ;
王兆印 ;
于思洋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50 (06) :857-860
[5]  
Effect of streambed sediment on benthic ecology[J]. Xuehua DUAN1, Zhao-Yin WANG2, Mengzhen XU3, and Kang ZHANG41 Ph.D., Jiangy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Jiangyin 214431, China, Dep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2 Pr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Doctoral candidat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4 Doctoral candidate, State Key Lab
[6]   泥石流沟道侵蚀初探 [J].
潘华利 ;
欧国强 ;
柳金峰 .
灾害学, 2009, 24 (01) :39-43
[7]   人工阶梯-深潭改善下切河流水生栖息地及生态的作用 [J].
余国安 ;
王兆印 ;
张康 ;
王费新 .
水利学报, 2008, (02) :162-167
[8]   西南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系统的生态学作用 [J].
王兆印 ;
程东升 ;
何易平 ;
王洪铸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4) :409-416
[9]   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J].
朱国平 ;
王秀茹 ;
王敏 ;
齐实 ;
高甲荣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1) :92-97
[10]   植被—侵蚀状态图在典型流域的应用 [J].
王兆印 ;
郭彦彪 ;
李昌志 ;
王费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2) :1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