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布局构想

被引:5
作者
吴海峰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科学布局; 协调发展;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升级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强化以郑州市为中心和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开发区建设;培育沿京广交通线经济带、沿陇海交通线经济带、沿焦枝交通线经济带、沿京九交通线经济带、沿西宁交通线经济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 [J].
冯德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5) :1-4+10
[2]   关于加快郑洛工业走廊发展和升级的思考 [J].
吴海峰 .
企业活力, 2008, (10) :10-12
[3]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 [J].
冯德显 ;
张莉 ;
杨瑞霞 ;
赵永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1) :1-5
[4]   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确定新农村产业发展方向 [J].
吴海峰 .
红旗文稿, 2007, (02) :22-23
[5]   “节点城市—轴线”开发模式和南贵昆经济区的范围界定 [J].
胡长顺 .
中国城市经济, 2006, (05) :79-81
[6]  
新时期中国区域竞争态势及其转型[N]. 陈耀.中国经济时报. 2005
[7]  
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娄源功, 2011
[8]  
农业功能拓展与区划实践[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吴海峰, 2010
[9]  
中原经济区研究[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喻新安, 2010
[10]  
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伟光,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