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以河西走廊绿洲为例

被引:23
作者
赵敏丽
刘普幸
朱小娟
侯成成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口; 粮食; 土地资源承载力; 河西走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河西走廊绿洲区的粮食生产在干旱区的粮食生产、供求和粮食安全中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人粮关系,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从分市和分县两个空间尺度上对河西走廊绿洲1985—2009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5—2009年河西走廊绿洲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介于0.690~0.894之间,其中,只有2000年和2001年处在0.875~1,其他年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总体上处在富裕和盈余状态;从分市格局来看,1985—2009年河西走廊绿洲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与总体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粮食盈余和人粮平衡的市多于严重超载的市;从分县尺度上来看,河西走廊绿洲土地资源承载力以粮食盈余为主,55%的县域处于不同程度的盈余状态,这些县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和东部;人粮关系处于平衡的县域占全区的5%;40%的县域处于不同程度的粮食亏缺状态,需要大量区外调配。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J].
刘东 ;
封志明 ;
杨艳昭 ;
游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1-6+398
[2]   县域粮食单产及其生产投入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以河南省为例 [J].
张金萍 ;
秦耀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3) :373-381
[3]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J].
罗雁文 ;
魏晓 ;
王良健 ;
刘晋 ;
刘代平 .
经济地理, 2009, 29 (02) :284-289
[4]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张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65-875
[5]   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J].
李吉英 ;
张小虎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02) :1-4
[6]   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 [J].
张传国 ;
方创琳 ;
全华 .
资源科学, 2002, (02) :42-48
[7]   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J].
郭秀锐 ;
毛显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705-711
[8]   广东省土地人口承载能力 [J].
廖金风 .
经济地理, 1998, (01) :75-79
[9]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封志明 .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03) :1-9
[10]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 [J].
杨晓鹏 ;
张志良 .
地理科学, 1993, (01) :69-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