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上)

被引:25
作者
徐国珍
机构
[1] 杭州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仿拟格; 定义; 特点; 分类;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在占有较充分的资料的基础上 ,对 2 0世纪 3 0年代以来我国修辞学界在仿拟辞格研究方面的概况作了综合的介绍和简单的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语体仿拟 [J].
曾毅平 .
修辞学习 , 1999, (06) :13-15
[2]   辞格特点·运用策略·得体性——从仿拟辞格谈起 [J].
徐国珍 .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5) :49-56
[3]   仿词的构成及其对原词的影响 [J].
薛玲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2) :68-70
[5]   广告语体中的仿拟格 [J].
叶景烈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150-154
[6]   仿拟型新词语试析 [J].
杨晓黎 .
当代修辞学, 1993, (05) :17-19
[7]   关于古典诗歌的仿用 [J].
吴宗渊 .
固原师专学报, 1991, (03) :17-20+43
[8]   仿句的特点与功能 [J].
曹石珠 .
殷都学刊, 1991, (03) :106-107
[9]   漫话仿拟格 [J].
张剑鸣 ;
吴永言 .
当代修辞学 , 1986, (05) :49-49
[10]   试谈“仿拟”辞格的分类及作用 [J].
邸巨 .
当代修辞学, 1984, (03) :43-44+42